
养老保险“并轨”,为什么要设一个“中人”?
我认为,不是因为并轨需要,才设置了一个中人概念。中人概念的出现,是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产物。
现在,因为机关事业退休中人养老金重新核定遇阻难产,就把一切原因归结为中人概念本身。这明显是有失公允的。
应该看到,现在退休中人养老金理顺核定达六年之久,大家确实有点沉不住气了。但问题症结不在中人概念与核算本身,而在于计发办法的调整完善上。
提出若没有中人概念问题,就不会有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棘手问题,这有一定道理。如果如题主所愿,那必会冒出其它的棘手问题出来的。
比如,必出现设置虚拟帐户问题,那绝不会如题主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围绕虚拟帐户与实际帐户并存运作矛盾,那必有更大更尖锐的矛盾问题,在等待着人们去面对。
设置中人概念问题,不言它是否为一个创造,但它的应运而生,却是势在必行的。退一万步讲,如果否定掉中人概念的客观存在,那会将会是怎么的一种复杂境况与尴尬结局呢,那只有天知道。
总之,面对难道并解决难题才是正道。因为调整完善退休中人计发办法而矛盾突现,那就只能迎难而上。经过一番艰辛研究,一个与时俱进的退休中人计发办法,一定会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现在正是:曙光在前,胜利在望呀!
感谢阅读、关注并点赞!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并轨后还有视同缴费年限吗?
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在2000年之后参加工作的劳动者,可能才不会碰到视同缴费年限认定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可能80后出生的人是不太会碰到这个社保的专有名词的,那么他们的退休都要到2030年之后了,如果届时延迟退休政策已经实施,有可能还更晚。
另外不仅仅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会有着视同缴费年限这一社保认定问题,在企业中也存在着。只要符合国家人社部认定的视同缴费年限的范畴之内的,都会被认定那一段工作年龄,视同为社保缴费的期限。
并轨后基本上没有视同激费年限了,视同缴费年限是在特殊年代产生的事务如养老保险改革前叁加工做的人,和上山下乡的人,养老保险实行后叁加工做的人就没有视同缴费年限了。
并轨后没有。社保视同缴纳年限,是指社保制度实施前单位正式职工在单位实际工作期间的年数,这期间虽未缴纳社保,但视同计算为缴纳年限。而并轨后,社保缴纳年限必须是实际缴纳年限,即缴一年算一年,不缴就没有,不存在视同。
当然,并轨前的视同缴纳年限是客观存在的,不会被取消,只是并轨后这部分不可能再有增加了。
养老金并轨新政策?
所谓养老金并轨新政策,是2o24年l0月1日开始实施政策,所谓并轨就是行政事业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完全相同,主要依据养老保险帐户里的数额,多交多得,长交多得,具体方案还未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