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机制可实行“以土地(宅基地)换保障”,你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操作性不强。
城里面的以房养老有操作的基本面。他们的房子可以自由买卖,自由交易,而且升值的空间比较大,所以银行愿意和老人签订合同,以房养老。
而农村的房子就不一定了,农村的房子只能卖给本村村民。因为不同于城市的商品房,农村的宅基地是村集体无偿划给本村村民的,虽然地上的房屋村民有所有权,但宅基地只有使用权,房子变现的通道很窄,只能限于本村村民。而本村又有多少人愿意买呢?我们老家娶媳妇都要求在城里买房,没有楼房不嫁闺女。这样的环境下有多少人愿意在农村买房。再加上现在不少农村空心化严重,青年农民出于孩子上学考虑,更愿意去小城镇买房,那农村的房子更是“有价无市”。
所以这种渠道行不通,农村养老还要靠***、社会、村民共同完成。我们国家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农村人口多,老人更多,这么大的社会问题需要大家一起出谋划策,***主导推动,这样才能让辛苦一辈子的农民老有所依。
如果让农民把田地基宅地养老,农民是不愿意的土地、宅基地比养老重要,农民一但失去土地、宅基地,就会跟城里底层工人一样,没工作、没田地宅基地洋楼,会跟城里人一样,拼命挣钱,买房,参保,会跟城里人一样活得很艰辛。农民伯伯还会跟城里人比养老金吗?。你们知道土地的重要性吗?你们是地主,城里人是叫化子。
我们谈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和倡导和谐社会,应把养老、医疗、教育、居住等民生问题解决好,就农民的养老问题宜早谋划、早布局,完善农民养老制度关键看是否落地有声。
农民分三类,不同层次不同对象在养老问题上应区别灵活施策对待处理。
一是位居城镇周边的农民因城镇发展建设或重大项目***安置的农民,这部分农民的士地宅基地虽为集体所有但因农民有使用权,无论是国家或商业开发征用都能获得补偿安置款的,重要部分应先考虑拿来给农民交养老金,或一次性交足多少年,尚有不足以后农民自筹补齐,统一纳入社会养老保险构架内,以便老有所养,解除后顾之忧。现在有的地方农民家庭***户,得补偿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因为投资失败或***,结果钱花没了,有困难又找到***。
中国广大农村,更多在郊外在山区,宅基地多数因未开发到,置换货币难度大,而山区的地方,有的田地在山谷,很难机械化成片耕耘,难以转包,也无法变现资金或成为公司股东分红。用这种方式解决养老保险资金难以有效操作。
二是养老保险社会化,上交基数不应有城乡之别,或者说差距不能太多,几个档位,看个人能力,自由投档,就中国农村农民看,7080后基本不种田,有一部分经商做买卖,有一部分工匠靠手艺吃饭,还有占更多的部分已进城打工,有的虽是农民身份,实则早转化成产业工人,青年人有能力靠劳动智慧交得起养老金个人部分,如城镇居民土地甚至房子啥都没有,也都是自谋职业或打工筹的资购买养老保险。
三是已届60和已超60岁年龄的农民,这类老人作为一个群体特殊对待,这群老人之前多数是没有按养老金基数上缴养老金的,在养老发放有的几十元,多的就百把元,你说有吧又有一点点,可也太少,在物价上涨,农村现实消费情况看,每个老人应调高至300至500元比较合适,也能解决给老人健康补点营养或者还能省去买几斤肉吃的费用,毕竟蔬菜家禽基本可自给自足。钱从哪筹呢,可中央财政出一点,地方财政出一点,民政扶贫办多渠道想想办法。
要领取养老金享受到囯家养老的政策,个人就有义务上缴基数部分,这是王道,要说公平正义,最苦的是那些城镇失业人员,他们没有土地没有宅基地,也在打工谋生为养老发愁,为养老筹资。农民朋友应摆正心态,客观看待养老问题,国家现阶段还没有强大到为全民背负养老的程度,解决养老自身还需提高能力!付出努力。
2020.5.25
我不认同,如果实行了,就给资本开了口子,以资本的嗜血性,以后可能就会出现“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的情况。把宅基地抵押了是很危险的事,如果没了,就只能买商品房,然后资本再“开恩”,用你的生命做抵押买商品房,穷者愈穷,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了。
当然可以,但要有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说白了就是一个公有制和私有制的转换问题。农村老龄化问题确实要有一个合适的办法去解决,在农村来讲很多后辈经济基础比较差,面临老年人在养老上问题上得不到很好的一个保障,以土地和房子的养老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也要面临很多问题:
首先是面临继承的问题,现在农村的房子和土地当前辈没了,儿子可继承或者近亲属可继承。但在法理上讲,后辈得不到继承是经济上的损失,如何解决他们这一块的问题?让他们心安理得。
其次是如何保障这种机制的可延续性?那些没有土地房子的农民的养老问题怎么解决? 那些几世同堂的人的养老问题怎么解决。
最后,以房养老,以土地养老,只要有完善的运行机制,让每个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照顾好各方面的利益,又能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还能让农民的土地和房子得到一个良性的使用循环,避免了农村的房子和土地,造成的一种***的浪费。又能有效遏制那些在赡养父母的过程中出工不出力的现象,让每个农民能够安享晚年。以房以土地养老的这种制度还是可行的!个人观点,大家指点。
四保四免的具体内容?
“四保四免”的主要内容是“保住房、保入户;保入学、免学费;免医保、免社保;保就业、免利息”。
其中,“保住房、保入户”规定,农村住户凡自愿退出农村宅基地且不再申请宅基地,并在县城购买商品房落户的农户,可以凭有效房产证件获得购房面积每平方米1000元的奖励,奖励最高不超过10万元。
四保四免是***院应对新型冠状***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一系列措施。具体内容为:保障职工工资待遇、保障正常物资供应、保障[_a***_]主体运转、保障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
四保四免是指员工享有的四项基本权益,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
其中,基本养老保险是指员工在退休后获得的一定金额的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险是指员工在发生医疗费用时,可以通过医保报销一部分费用;失业保险是指员工在失业时可以领取一定的失业金;工伤保险是指员工在工作中受到意外伤害时,可以领取一定的工伤赔偿。这四项保障是员工的基本权益,确保了他们在退休、生病、失业或受伤时得到一定的经济支持。
蓬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政策?
如果您参加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到了规定领取年龄,缴费不足15年的,共分为 3种情况。
情况一
当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 , 已满60周岁,且 未领取过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比如,A地2012年制度实施,当时62周岁的李大爷就可以不缴费,直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情况二
蓬安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缴费标准调整:自2021年1月1日起,蓬安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调整为每人每年360元,其中个人缴费180元,***补贴180元。
养老金待遇提高:自2021年1月1日起,蓬安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标准提高,最高月养老金为每人每月1100元。
养老金领取方式多样化:蓬安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领取方式多样化,包括银行卡、现金、邮局汇款等多种方式,方便参保人员领取养老金。
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蓬安县将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等因素,适时调整养老保险待遇标准。
农村四保护指哪些?
保障1
以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与新农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之间是不能转换的,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如果回乡从事农业,那么原先在城市参加的社保不能转移到农村。
社保法第十六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缴费至满15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保障2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目前是在省级或省级以下统筹的,通俗地说,就是只能在本省范围内报销医药费。职工跨省份或地区就业时,医疗保险关系的转移是个难题。
社保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医疗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保障3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新一代就业者中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独生子女异地就业后父母异地养老看病的情形不断增加,退休职工医保关系的跨地区转移已成为人们呼声较高的尚待解决的问题。
社保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保障4
养老服务市场化机制的具体体现?
一是强化政策落实。贯彻落实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补贴和税费优惠政策,鼓励专业的养老服务企业和组织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到2021年底,社会力量运营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达到50%以上。
二是强化***整合。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支点,以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网络,整合市场上提供的多元化养老服务***,***取“线上+线下”方式,由社会化服务企业(机构)以市场化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派单式”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三是强化主体监管。逐步建立健全市场化养老服务主体的遴选机制,制定对服务主体的监管办法和措施,规范收费标准和服务标准,支持和引导优质服务主体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城乡养老保险四机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城乡养老保险四机制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