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点打援和中心开花,哪个战略比较好?
这两个词应该是战术名词。它基于具体的战斗特点和用兵方式。而战略是指大型战役的发展大方向和作战指导方针。围点打援和中心开花是在战略方针指导下的两个具体战法。
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没有哪一种战法可以绝对的说是强于另一种战法的。它讲究因时因势因天因地因人而异随机应变,因势利导。
围点打援的鼻祖首推“围魏救赵”战例耳熟能详这里就不啰嗦了。我们举一个现代的例子。
1938年2月,八路军129师决定发动长生口战斗,袭击井陉平定公路上的日军据点旧关,以吸引井陉日军出援,在途中歼灭。2月21日,刘伯承带师部进驻井陉县吕家村。陈赓旅长也带领第772团和第771团的部分官兵进驻支沙口。陈赓命令772团团长叶成焕率领号称“夜老虎”的二营,于22日凌晨1时出发,拂晓前赶到长生口南山布设伏击圈。22日凌晨4时许,战斗打响,从旧关方向传来第769团佯攻敌驻军的密集枪声;6时左右,从井陉城方向的公路上传来了敌救援部队的汽车马达声。8辆汽车载着200多名日军全部进入叶成焕布设的伏击圈,二营战士居高临下,迅速发起猛烈进攻,日军措手不及,乱成一团,仅半个小时,战斗胜利结束。这次伏击战共毙俘日军驻井陉南关警备队长荒井丰吉少佐以下130余人,炸毁汽车5辆,缴获迫击炮2门、九二式重机枪2挺、***50余支以及大批武器***。
中心开花这个战术,在网上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张灵甫主演的孟良崮战役吧!这个中心开花,因为各路援军的行动迟缓,张灵甫没有等到花开的那一刻。相反的例子是,四野在追击白崇禧集团时45军135师因为没有接到停止追击的命令,而追入白崇禧重兵之中。挡住了白的去路,四野总部因势利导,命令135师就地坚守。同时调集大军快速向135师靠拢攻击。135师不辱使命抵挡住了白崇禧重兵的疯狂进攻。四野各路援军争先恐后赶到,一举歼灭了以狡诈著称的小诸葛的主力。两个中心开花,两个不同结果!
这就是兵无常势,法无定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其实王耀武手中的兵没有十万人,能上战场打仗最多是六万人,半途还有二万人投共了,这个仗十个王耀武都打不赢。本人不是吹捧王耀武,在***军队里是挺能打仗的,是一位真正有血性的军人,从他把牢里的***人放出来,他已经预感是一场必输的战争,这也是一个职业军人的能力。围点打援也好,中心开花也好,没有谁好谁不好的问题,关键是战斗部队的执行力,如果是各自为政各打算盘,再好战役方针也是一张废纸,***赢在团结一致全力争胜,***输在政出多门各自为政。
中心开花和围点打援都是战术,不能上升到战略层面,两种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不同的时候时候***取不同的战术。
中心开花的战术,是利用穿插部队在敌人的中间形成一个坚固的堡垒,吸引敌人主力在自己周围,而给主力部队在***形成巨大的包围圈争取时间,最后完成围歼敌人主力的目的。
围点打援是攻其所必救,最后逼迫敌人救援,然后在救援的必经之路上利用地势优势,伏击敌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就是这个道理,在抗日战期间126师的神头岭伏击战,就是围点打援的典范。围点打援的要点有两个;第一是攻其所必救,就是要料定敌人必定救援;第二是伏击位置选择要巧妙。
相比较而言,中心开花的战术也有两个要点:第一,中间的堡垒要坚守住;第二、***的合围要快。在抗日战争期间和***期间都有中心开花战术失败的案例,其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两个要点没有做到位。
百团大战第三阶段,彭老总亲自指挥了关家脑之战,当时我军***3个旅2个团,对日军冈崎支队500多人进行围歼,但是日军依据关家脑的有利地形,顽强阻击,同时日军***的军队,想抓住我军的主力,开始进行合围。日军就是一个中心开花战术,最后我军在付出较大伤亡的情况下,趁合围没有形成,提前撤出了战斗。
这一战我军虽然打败了,但是由于日本在***用中心开花战术的时候,合围的不够迅速,所以我军避免了主力被包围的情况。
***的孟良崮战役也是中心开花的典型,当时***最强大的整编师74师,在孟良崮依靠山势进行抵抗,与此同时蒋介石调集大军进行***的包围。不过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黑虎掏心,在蒋介石大军合围之前就将74师歼灭,最终使蒋介石的中心开花***泡汤。
此战蒋介石选择了中心开花战术,但是由于中心的74师过早的被我军歼灭,致使蒋介石的***泡汤。
从上述两个失败的中心开花技术就能知道,实施一个中心开花战术的难度很大,需要作出的牺牲也很大,但是也不是就不能完成。
***后期,林帅率领的大军吗,追击白崇禧的桂军,从湖南到广西。而为了对付白崇禧,***实行的是大迂回、大战略,命令陈赓从广东切断白崇禧的退路,而正面战场上林帅与白崇禧的几次交锋,白崇禧都滑的像一条泥鳅,没能捉住主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罗江区社会保险服务中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罗江区社会保险服务中心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