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郧阳区社会保险征缴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保障社会保险金的发放,根据***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会保险费包括基本费、基本医疗保险费、费、费、费。
本办法所称缴费单位、缴费个人,是指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省有关规定,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的领导,强化目标责任制,协调解决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中的问题,保证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依法、有序进行。
第四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是社会保险的综合管理职能部门。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省社会保险费的征缴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县(含县级市、省辖市的区,下同)以上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会保险费的征缴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条各级地方税务机关是社会保险费征收主体,实行五项社会保险费由地方税务机关集中、统一征收。
省地方税务机关负责全省社会保险费的征收管理工作。县以上各级地方税务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会保险费的征收。
第六条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缴范围: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卢象升最后是怎么死的?
大家好,我是九井散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卢象升最后力战清军壮烈殉国
1638年12月,卢象升进军巨鹿,被清军主力包围,其身边多名将领皆逃,向近在咫尺的高起潜等人求援,其竟然不予理会,卢象升无奈领亲兵苦战,重创敌人后,壮烈殉国。
1629年10月,清兵入侵大明,卢象升招募兵马万余人进京协防,次年其整顿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兵备,号称“天雄军”。
“天雄军”可以说是明末第一强军,因为其士兵都是家人,老乡,朋友,故非常团结,加上卢象升治军严谨,与士卒同甘共苦,所以这支部队成为明王朝为数不多的强军了。
1637年5月,卢象升本在丁忧期间,但边疆烽火连天。大明内部又不稳,首辅杨嗣昌、宦官高起潜认为国家无力两线作战,需与后金议和;但卢象升坚决主战,朝廷让其领三镇总兵,可因为杨嗣昌此人心胸狭窄,高起潜又是监军导致卢象升处处受制。在被清军主力围困时,求援监军宦官高起潜遭拒,手下将领又潜逃,最后力战清军壮烈殉国!
崇祯主张与满清议和,而他主张抵抗满清,在陈明抗清大义时得罪了宦官高起潜、兵部尚书杨嗣昌等主和派。被架空权利,虽名为督天下兵,实辖兵员尚不及两万。杨嗣昌等人,多方牵制,以致地方竟不给卢象升增派军饷,各地军队首领,也纷纷找借口脱离他的麾下。这个时候的卢象升,实际手中已经没有什么权利了,只有两员大将可听其调遣。崇祯帝不久又听信谗言将其去职,以侍郎视事,手下仅有疲卒五千,乏食空腹,哀呼莫应。后在河北巨鹿身陷数万清兵之围,临危不惧,激战三日,壮烈战死。深陷困围时,高起潜的军队距离他不足五十公里,卢象升派手下将领杨廷麟前去求救,但是高起潜对此却置之不理,卢象升知事不免,军中大哭,誓与清军决一死战。可以说,卢象升的死是三方造成的,崇祯帝的偏听偏信,任由杨嗣昌等人架空大将手下权利。杨嗣昌主张议和,就处处针对构陷卢象升,最后使得卢象升空担了总督军的名头,却没有相应的权利,以致深陷困境之中,竟调不动其他人手下的兵力,落得战死的下场。阉党高起潜更为可恶,为了手中权利,与人祸害诬陷卢象升不说,还见死不救,致使一代大将以及手下英勇男儿皆一一战死沙场。
卢象升是崇祯时期的大将,他和崇祯早期的另一大将袁崇焕一样,也是书生带兵,并非行伍出身。
卢象升用兵算是比较有一手,是崇祯时期难得的大将,早年卢象升在镇压李自成起义军和张献忠起义军时期还是非常厉害。
高迎祥和李自成以及张献忠多次被卢象升击败,卢象升也因为善于用兵,在崇祯十一年被崇祯委以重任,出任兵部尚书。
卢象升卓越的军事才能曾经让崇祯帝一度认为他是大明王朝的最后救命稻草。在冤杀袁崇焕以后,大明的北方边境一直处于被清军侵扰不断的状态,蓟辽督师被频繁更换,也说明了袁崇焕以后大明再无人能敌清军。
因此在当时的明朝中央内部出现了主和派与主战派,以大学士杨嗣昌和监军宦官高起潜等人为首主张与清军议和,和卢象升则是主战派,主张与清军死磕到底。
因此卢象升与杨嗣昌、高起潜等主和派矛盾很大。随即皇太极命睿亲王多尔衮率两路大军分从密云边墙子岭和青山关攻入北京,多尔衮和贝勒岳托分率两军在通州会和,岳托亲擒杀了明朝时任蓟辽督师吴阿衡。
又一次入侵北京的大战一触即发,这时候崇祯帝慌了,他一面想议和,一面又想寄希望于卢象升击溃清军,于是他委任卢象升为总督天下进京勤王援军,但是崇祯帝又有议和的想法,所以监军宦官高起潜并不服从卢象升指挥调动,而大学士杨嗣昌也拖着了卢象升的后腿,因此卢象升虽然名为总督天下兵马,实际他手里基本没有太多军队听他的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