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为什么和城市养老保险待遇不一样?
按照城里人的说法,农村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交过养老保险,即使现在交,标准也很低。本着谁缴费谁受益的原则,当然是城里的待遇要高很多。
但是有一个事实是,城市里也有很多的老人当年也没有缴纳养老保险,但是国家也考虑到他们当年所做的贡献和当年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发了退休金。其实公务员也是这样。
相比之下,按照农村当年的实际情况,整个新中国的工业原始积累就是农村人贡献出来的。包括过去很多***的开支,也是从农业税收和农村各种收缴的费用统筹的。老一代农民也几乎完全奉献了自己的时间与劳动。如果按照公平原则,这一代的农民理应享受和那一代的工人一样的待遇。
但是现实的情况确实是农村与城市的退休待遇差距太大。一个专家可以敷衍的理由是,农民毕竟有地生存,城里的工人没有,只能是国家照顾。专家枉顾一个事实,除了每天要吃的粮食是可以通过地来种出来的。其他的各种开支,甚至包括种地生产资料,都是要用钱买的。而且城里和农村的花销,比如医疗,日常生活等开支,可是不分农村和城里的。
分析来分析去,唯一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就只有两点:一是没有这么多钱给农民养老,养活了公务员养活了那一代的工人,资金已经捉襟见肘。降低他们的退休待遇又不太可能。所以只能使老农民做出牺牲。二是确实没有强有力的声音为农民说话。毕竟政策的提出和制定,都是需要一个程序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并没有深度参与其中。自己的事儿自己不着急,别人当然不会替你着急。
所以,农村与城市的养老保险待遇差距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必须正视。这也是阻碍农村人消费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阻碍。没有保障,哪敢消费。
相信,随着经济以国内消费为主的转型,国家也会将农民的待遇慢慢提高,到时候老农民的养老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小。
为啥不一样。因为:
一、农民有生产资料,有无偿划拨的宅基地,有可耕种的土地。工人一无所有,是地道的无产阶级。
二、工人从90年代起就交养老保险,而农村则起步很晚。交费标准也相对较低。
三 、农民没有养老金至少住有居所,吃有粮食,而工人一旦断供则食宿无依,无法生活。
农民养老必须纳入社会保险这毫无异议,也是应该的。但非要和人相比,与工人相同这就有点不讲理了。你要和公职人员比差距更大了,心理更不平衡了。必须看到,从无到有就是一大进步,而从少到多更需要一个过程。工人阶级也低的可怜呀!
农村为什么和城市养老保险待遇不一样?
***如国家没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统一实施“职工社保”或者“灵活就业社保”,同样设定缴费基数,缴费档次,缴费年限满足15年以上;并且建立个人社保账户,按年月缴纳社保费;我们不要求缴最高档次,就按“灵活就业”社保60%缴费基数档次,每年每人需要缴纳7200元左右,连续缴费15年以上,男年满60岁退休,女年满55岁退休,同样以“个人账户余额”计算个人养老金,缴费年限计算“基础养老金”,***如只缴费15年,个人15年投入大约11万元,最终养老金男在1000元左右,女每月在900元左右这个标准。
职工社保没有国家“基础养老金”,这是针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而设定的,建议国家把这部分钱省下来,提高那些2009年之前,已领取的农村老人;其他的未到龄的,全部按职工社保政策缴费;看看究竟有多少人能同意这政策,关键有多少农民能一年缴7000多元,是否缴得起;这才是关键。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年缴费,是根据农村农民卓收入状况,而设定的惠民养老缴费政策,而且财政根据你的缴费档次给予相应补贴,就是区区一年交几百元,你都不愿交,还谈何一年缴七八千元呢?
你知道那些下岗工人,缴费三十多年,女性退休能领到多少吗?可以告诉你,她们不超过2000元,而那些男下岗职工,缴费40多年,退休养老金每月才领3300元左右,他们都是含着泪,咬着牙,一年几千元一年几千元,积累缴费年限才能领到的,如果不缴费,就是活到100岁,也领不到退休养老金,至多领取“国家基础养老金”,也是每月一百几十元的,何来每月领几千元?你在做白日梦吧。
如果你想老后能领到较高的养老金,从现在起,可以每年按7000元交,交三十年,你也能领到2000多元养老金,你为什么不能交呢?城里人为什么去交费?不就是为了老后有养老金生活吗!
没有春风十里,何来春雨绵绵?
想滋润良田万亩,就要舍得倾其所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城乡养老保险悬殊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城乡养老保险悬殊大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