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甲乙丙类药各有多少种?
甲类药和乙类药是社会医疗保险(简称医保,包括城乡居民医保、职工医保等)人为的把药物所做的分类。医保把药物分为三类: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1858种,100%报销
乙类817种,15-35%报销
丙类192455种,0%报销
也就是说,能报销的甲乙药品2675种,占全部19.5万种药品的1.37%。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里包含了一些适用于基本医疗需求、供应充足的常见药品。目录里的药品共分为中成药、西药和中药饮片三种,按类别来分,可以分为甲类和乙类。
1、医保可以报销的西药有1133种,其中西药中的甲类药有315种,乙类药有818种;
2、医保可以报销的中成药有927种,中成药种的甲类药有135种,乙类药有792种;
3、还包含中药饮片127种及1个类别。甲类药品100%按照报销比例报销。乙类要自付一部分,报销一部分,具体的报销比例根据各地政策和具体药品而有所不同。
甲类的otc标识为红色标记,乙类的otc标识为绿色标识,甲类乙类药品都是医保范围内的。甲类药品是指由国家统一制定的、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物中价格低的药物,使用这类药物所发生的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按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的规定支付费用。
乙类药品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有能力部分支付费用的药物,使用这类药品产生的费用先由职工自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后,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并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支付费用。
医保外用药包括哪些?
1.医保内用药:社保目录内的甲类+乙类,共2675种,其中甲类100%报销,乙类需要自付10%-50%(这是出现人伤拿不到100%赔偿的最主要原因)。
2.医保外用药;社保目录外药品丙类,共192455种,全自费。
3.院外特药:需要拿处方去院外单独购买的药物
社保药品报销比例分类?
药品分为甲、乙、丙三类
1、甲类药品可以全部进入医保报销范围,按当地医保比例报销(100%);
2、乙类药品需要个人先行支付10%金额后,剩余90%金额可以进行门诊45%统筹和慢病90%统筹;
3、丙类药品100%自付,不可统筹。
社保范围内用药又称社保内用药,是指社保报销目录范围内的药品,这个目录内的药品是可以报销的,这个目录中社保内用药一共2535种,与 19万的登记药品相比,社保目录内药品仅仅占比1.1%。社保内用药分为三类,甲类药、乙类药、丙类药。而甲类药和乙类药中的药品才是社保中可以报销的。甲类药物是指全国基本统一的、用于临床治疗的药物。且在临床使用的时间相对较短,安全性低,所以被标红色警示(红底白色OTC标志)。这类药物的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并按基本医疗保险的给付标准支付费用。乙类药物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医疗需求和用药习惯调整的,这类药物在临床使用时间更长、安全性更高、副作用小,因此被标为绿色(绿底白色OTC标志)。这类药物的费用先由职工自付一定比例后,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按规定予以支付。丙类药是非临床必须的药品,而且价格较高,它完全由个人承担的,比如保健品。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二、其他不能报销的药品种类
除了丙类药,还有一些药品是无法报销的。起滋补作用的药品、各类药品中的果味制剂、口服泡腾剂、用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泡制的各类酒制剂、部分可以入药的动物及动物脏器都是不能报销的。除此之外,急救车费、护工费等也是不予报销的。